拳師的根本是啥?是腳底要穩要快要靈,所以,何師父最愛買各種好鞋。
沒想到,最近在各種帶貨平臺看到最多的,居然是—— " 莆田鞋 "。
本文說的莆田鞋,不是指地域上產于我國福建莆田的所有的鞋子,而是特指一種違法的產品:"A貨 "。
誰能想到,BCI抹黑新疆棉花,從H&M到阿迪耐克都是輸家,最大贏家居然是莆田鞋。
最近幾天的朋友圈里,你常常能刷到這樣的文章。
在都市傳說中,莆田鞋不僅價格便宜,質量還比正品更好。
有人說,如果你的鞋穿了一年還不開膠,那它一定是莆田鞋。
可是他們不會告訴你,莆田鞋用的膠水往往連國標都達不到,存在致癌風險。
他們更不會告訴你,莆田鞋從未真正打擊到阿迪、耐克,吃的全是同胞的人血饅頭。
01
阿冒們的 " 鬼市 "
在莆田方言中,假鞋販子被稱為 " 阿冒 "。
互聯網上仿佛 " 正道的光 " 的 " 阿冒 ",現實生活里,實際上是只能活動在后半夜的物種。
距離莆田市政府僅僅一公里的安福家園小區,從前是個火葬場,如今是全國聞名的售假圣地。據說,莆田90%的假鞋都是從這個市場發貨。
" 阿冒 " 們的秘訣是:只在月黑風高的時候做生意。
白天的安福電商城空空蕩蕩,一到夜晚卻擠滿了騎電動車的百萬富翁。
人們把這里稱為 " 鬼市 "。
" 鬼市 " 的街巷間,流傳著無數的致富神話。一個傳播最廣的說法是,有人在某年的 " 雙十一 ",一夜就賺了400萬。
何師父也是很納悶,既然淘寶 " 不賣假貨 " 了,為啥雙十一連阿冒們也要發光發熱?
2018年,美國媒體拍了一部關于莆田鞋的紀錄片。一位年輕的 " 阿冒 " 介紹起自己的生意經:
" 一款巴黎世家老爹鞋市場價格大約1200美元,發售價800美元左右,在我這里通常賣120美元。"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道德也變得不堪一擊。
02
被 " 莆田鞋 " 殺死的是誰?
我們要強調,莆田絕不僅僅只有山寨貨。
2018年,莆田一年的造鞋能力超過12億雙,幾乎可以給全中國人一人一雙。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達50萬人,占全市人口的近20%。正規鞋企肯定才是這里面的主流。
莆田自古就是鞋匠之鄉,也并不缺少懷抱理想,希望自主開創一番事業的企業家。蔡金輝就是其中一個。
不甘于僅僅為外企代工的蔡金輝,1997年創辦了自主籃球鞋品牌 " 沃特 "。在21世紀的頭十年,沃特曾經簽下王治郅代言,有過自己的輝煌時代。
但不管是沃特、安踏,還是曾經登上北京奧運會主火炬臺的李寧,在2010年以后,都遭遇了滑鐵盧,市占率不斷下降。
請注意:安踏2014年后的上升,主要靠旗下FILA等國外品牌帶動
阿迪、耐克的統治力卻更強了。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7年,我國運動鞋服行業品牌前二十市場占有率中,國外品牌由38.6%升至49.8%,本土品牌由35.6%降至32.3%。
對于自主運動鞋品牌的失敗,我們固然可以從企業自身層面找到不少原因,比如明星天價代言、線下開店過快等等。
但是別忘了,這個十年是中國老百姓消費能力高速發展的十年,放眼任何一個行業,國產替代都進行得轟轟烈烈。
國內運動鞋行業的總體市場規模,同樣是在穩步增長。根據Euromonitor統計,中國運動鞋服市場零售規模從2007年的790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3166億元,年均增速12.3%。
為什么幾乎所有的國產品牌,同時止步不前?
你肯定不能說,每一個中國老板都集體昏了頭。
理論上,運動鞋就像大多數消費品行業一樣,結構分化明顯,國外大牌率先壟斷高端市場,但自主品牌也無需一上來就正面競爭,三四線以下市場的巨大蛋糕足夠大家瓜分。
但莆田鞋打亂了這個格局。
它們率先采用了 " 降維打擊 " 的方法,把仿真的阿迪、耐克高端款新鞋,第一時間以比國產鞋還低的價格 " 空降 " 到二三四五線城市,讓國產鞋替代這個進程無限期被拖后。
而且,在莆田鞋的宣傳下,大部分小鎮青年可能根本沒聽說過 " 侃爺 ",卻能第一時間知道," 椰子鞋 " 時尚時尚最時尚。" 阿冒 " 們給阿迪、耐克做的免費廣告,少說價值幾十億美金。
國產品牌不得不在羽翼尚未豐滿之時,就跟真假美猴王同時開戰。
無論是請明星代言,還是進大商場開店,每一個難言是昏招還是無奈之舉。
不難想象,在這種環境下,敢做自主品牌要頂著多大壓力?
"10個人里有9個人說我神經病," 莆田自主品牌ONEMIX的創始人郭景如此感嘆。
甚至,國產品牌在海外的生存環境都比國內更好。
另一個莆田品牌索羅芬,就是墻內開花墻外香的代表。通過主打高科技元素,索羅芬在美國市場的平均客單價做到了50-60美元,在國內卻還沒有什么名氣。
中國人不缺技術,缺的只是一個正常的成長空間。" 阿冒 " 們每賺一分錢,都在扼殺中國制造的崛起。
03
轉戰亞馬遜的 " 黑帽 "
伴隨著假鞋的蓬勃,造假文化還在向整個產業的上下游蔓延。電商,也正在變成重災區。
莆田 " 阿冒 " 們當然懂得電商的威力。他們喜歡引用馬云的一句話:" 有人就是想要在淘寶上買58元的勞力士,我能怎么辦?"
淘寶越做越大之后,馬云不敢再賣58元的勞力士了。但 " 莆田系電商 ",早就成了江湖上響當當的名字。他們賣的東西,也不再限于鞋子,基本中國能造的小商品,他們都能賣。
淘寶賣不成,很多人轉戰亞馬遜。
電商出海,堪稱中國近些年規模最大的軟實力輸出。Marketplace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亞馬遜的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四個核心市場中,中國人占到頭部賣家的42%。
莆田系電商,是中國海外電商中最能 " 打 " 的人。只不過,他們之中很多人的打法,同樣見不得光。
賣家要么有絕對的產品優勢,要么直接花錢,在搜索引擎上購買靠前的位置,要么通過聰明地設置商品關鍵詞,讓用戶更容易搜到自己。后面這種方法,叫做SEO(搜索引擎優化)。這都是正當操作。
但這些辦法成本都太高,于是就有人動起了歪腦筋,開發出各種非法的SEO。他們把合法SEO叫做 " 白帽 ",非法的叫做 " 黑帽 "。
一種常見的 " 黑帽 " 手法是流量劫持,把別人的商品偷換成自己的。
前段時間,有人把亞馬遜上的 " 港毒 " 商品,直接替換成了愛國口號,用的其實就是類似手法。
" 黑帽 " 們的另一個大殺器,是舉報同行。
去年下半年,不少亞馬遜上的中國賣家突然發現,自己店里的商品全都 " 變狗 "。
" 變狗 " 的原因,是亞馬遜官方接到投訴,說他們的商品侵犯了別人的知識產權。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公版商品,本就沒有侵權之說。
后來有人扒出,投訴者是一個莆田系賣家,他不久前自己設立了一個獨立網站,上架了相關公版商品,然后跟亞馬遜說這都是自己的版權,對其他賣家發起投訴。
亞馬遜跟淘寶不同,不需要你買了東西才能評價,所以這招簡直毫無成本。
" 黑帽 " 不是無差別攻擊,他們挑選的對象都是跟自己產品類似的賣家。而一般來說,跟他們賣同樣商品的,還是中國同胞。
針對外國人,他們也有高招。2019年的一起案件顯示,有莆田賣家在國外發布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商品,待顧客付款后,實際發貨的卻都是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小玩意,撈一把就走。
04
愛國者的眼中釘
我們今天的主題,當然不是 " 地圖炮 " 攻擊莆田人和他們的產品。莆田兩三百萬同胞中,造假的肯定也是極少數。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清楚,造假和山寨對中國的傷害有多大。
何師父想擊打的是一種觀念:面對別人的作惡,我們自己的惡就可以被姑息。
實際上,惡就是惡,永遠不會成為進步的動力,它違法的遮羞布。
造假,最最傷害的,往往不是被模仿的對象,而是每一個愛國者念茲在茲的 " 國力 "。
比如說,今天人們念叨的國產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失敗,就是一個被盜版毀掉發展空間的慘痛案例。
站在2021年,我們知道,微軟對操作系統的統治力來自其強大的生態。但是在2000年,中國上網計算機總數才只有650萬臺,網民人數1690萬,占全國人口的1%多一點。
正版Windows系統高昂的售價,當時也讓很多中國人望而卻步。
當1999年第一套紅旗操作系統問世的時候,中國有足夠大的市場去培養自己的生態。直到盜版摧毀了一切希望。
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說,微軟故意放任盜版Windows的流傳,就是為了殺死中國操作系統。
事實并沒有這么單純。實際上,微軟從90年代就開始頻頻起訴使用盜版系統的中國用戶。1999年,微軟更是起訴了中關村的標志性公司——亞都,讓這家明星企業岌岌可危。
然而,歷史在這里拐了個彎。
1999年5月,美國悍然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中美關系急轉直下。微軟,自然成了美帝國主義的象征,亞都卻被捧為反抗霸權的旗手,法院直接駁回微軟訴求。
從此,微軟在中國的維權基本偃旗息鼓," 番茄花園 " 們開始大行其道。
然而,那種 " 反美 " 方式帶來了一時間的爽快,丟失的確實中國人自主研發國產計算機操作系統的 " 黃金十年 "。
20多年過去,中美的斗法仍在不斷上演,但不同的是,中國人愛國的方式已經更加成熟、理性。
并且我們已經明白," 斗法 " 勝利的基石不在于一時口頭勝負,而在于根本性的國力對比。你有足夠的現代工業化體系、文化軟實力、民族自信,那自然不怕什么無理制裁。
造假,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造假,是愛國者的眼中釘。
真的愛國者,會堅守正道的光。
編輯:力洪
責編: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