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中國科研人員就將疫苗研發作為了主攻方向之一。目前,中國布局了五條新冠病毒疫苗的技術路線,已有三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系列報道《強大科技支撐疫情防控阻擊戰》今天(4 月 30 日)播出第三集《中國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研究 三款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
4 月 12 日,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批臨床試驗的當天,該疫苗 I 期臨床試驗第一階段在河南順利啟動,32 名志愿者入組。據介紹,這是基于國藥集團已經建立的滅活疫苗成熟工藝,結合科研人員在病原學、動物模型等方面的經驗,集中力量組織攻關實現的。
袁志明表示,希望通過 I 期和 II 期的臨床研究,進一步證明該滅活疫苗對人體的保護性,進而推進 III 期臨床試驗,最終得以上市。所謂 " 滅活疫苗 ",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等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復制力,但保留了病毒能引起人體免疫應答的活性而制備成的疫苗。袁志明表示,現在依賴的是武漢病毒所最早分離的一個毒株,與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共同克隆篩選后來做的這個疫苗。
據中國科技部介紹,目前中國已有三款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目前已經進入 II 期臨床,成為全球首個開展 II 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病毒疫苗品種。
中國工程院院士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陳薇: 我們這次 II 期臨床有個很大特點,就是放開了年齡的上限,讓 60 歲以上的志愿者也能加入其中。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中高齡人群較多,疫苗要為他們提供安全屏障。
此外,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滅活疫苗也在開展臨床試驗。目前,中國布局了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等五條技術路線。其他幾條技術路線的疫苗也正在加快推進中,將于 4、5 月份陸續申報臨床試驗。
中國科學院表示,疫苗與藥物不同,疫苗是給健康人預防使用的,保障安全性是重中之重。要堅持按科學規律辦事,要在保證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加快疫苗研究。
來源:央視新聞